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1节(1 / 2)





  谁知刚上车,司机小刘就突然转过了身。

  “大小姐,这我刚刚等在门口时,因为闲来无事,便从路过的报童手中买了份报纸。”

  小刘的语气很是婉转,似是不知道该怎么将事说出。

  “哦,然后呢?”

  小刘叹口气:“然后我就看到了上面刊登的一则八卦......”

  听到“八卦”二字,又见到小刘欲言又止的表情,姚薇薇稍一思索,突然眼睛一亮,瞬间又来了些精神。

  “快拿来给我看看。”

  小刘这才连忙将自己方才买来的报纸递给了姚薇薇。

  果然,手里的这份报纸正是姚广运暗中花钱买通的那家《华星日报》,而上面刊登的那则八卦,便是关于上海滩某富商独生女风流成性私生活放荡的匿名爆料。

  终于来了。

  这家报社平日里便以爆料上海滩的豪门韵事出名,里边的消息有真有假,当然,假的占了绝大多数。

  他们的主编行事大胆,之前也不是没有惹怒过人,有一位被爆了料的警察局局长,就曾怒气冲冲的闹上了报社大门,想要好好收拾收拾那位吴主编。

  结果......却反倒是这位警察局长没有讨着好。

  为什么呢?因为这位吴主编实在是个混不吝不要脸的人物。

  警察局长找上门去收拾人,自然会有不少的围观群众想要看热闹,而这位吴主编便当机立断地跑上了报馆天台。

  他一边作势要跳楼,一边高声呐喊着:“警察局长干涉记者新闻自由!逼人跳楼!今日我便用我这条性命,来致敬伟大的弥尔顿先生!”

  大众廉价报纸这种东西,兴起于西方,所以不少的记者也都崇尚西方的新闻自由理论,乃至于一提起新闻自由,便如同被点了炮仗,纷纷当成真理一样去维护,半点不容忍干涉。

  这吴主编,真是祸水东引的一把好手。

  那位警察局长不过只是被爆了个包养情人的小料,因为报纸被自家太太看到了,生生挨了两个大耳光子,这才闹上了报馆大门。

  他也清楚,逼死新闻记者这么大的帽子,他实在戴不住。

  于是亲自把要跳楼的人“救”了下来,忍着憋屈作罢离去。

  从此之后,这位吴主编的名头彻底响亮了起来,《华星日报》的销量也屡屡攀升,不少地吃瓜群众还觉得,这位吴主编不畏强权,誓死捍卫新闻自由,真真是个好记者!

  以至于,现在找《华星日报》爆料,收费的金额都高了不少。

  之前可是同姚广运私下安排去爆料的人讨价还价了许多次,最后将价格翻了五六倍,吴主编才肯在报纸的显眼版面刊登这则流言八卦。

  想到这,姚薇薇笑了笑:“小刘,你等会将我送回家后,去找一趟李老板,让他明日安排个《上海时报》名声最响亮的记者来姚家。”

  李老板就是胖子小老板,而《上海时报》就是许淑慧名下的那家报社。

  小刘连忙应下:“好的,大小姐。”随后又忍不住问,“不过,大小姐你为何要喊记者来家里?”

  姚薇薇眼眸平静,扬了扬眉:“做什么?自然是明天跟我一道出门。”

  “出门?”

  “对,去《华星日报》的报馆,等到明天,咱们就去把它给砸了。”

  不管《华星日报》是不是被姚广运收买的,既然已经收了钱刊登她的假料,帮着败坏她的名声,姚薇薇本来也没有想要放过这家报馆。

  况且,只有她闹得厉害了,姚广胜才更不会轻易放过幕后陷害她的那个人,她可得为后面的好戏做好铺垫。

  留洋这么多年,怕是她那锱铢必较的名声都快让人给忘了,那吴主编是个混不吝,她以前难道就是个好惹的?

  那位吴主编不是最擅长制造舆论吗?那她便“以己之道,还施彼身”,让他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

  司机小刘看着自家大小姐那久违的雀跃眼神,就知道,她要去砸场子的话绝不是玩笑,心里默默为这家《华星日报》点了根蜡烛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后面有些长,先断章在这里,剩下的如果能都码完就晚点一点多发。

  第22章

  正所谓哪里有需要, 哪里就有胖子小老板。

  对于姚薇薇来说,胖子小老板永远都是最勤快的那一个,那事事妥帖的劲儿,让她都有些怀疑胖子小老板是不是想当自己的小姨父了。

  不过她小姨不仅同她一样颜控, 而且还是个不婚主义者, 每次出海旅行, 都带着不同的男伴。姚薇薇觉得,胖子小老板若是真的喜欢小姨, 那前途可谓无比艰辛。

  说回正话, 一大清早,姚薇薇就看见了自家的客厅里站着位个子不高,带着个厚重黑框眼镜的记者先生。

  胖子小老板推荐的这位黄记者,看起来三十七八岁的样子, 是小姨名下那家报馆里最有名的一位记者, 当初胖子小老板可是特别花了笔重金, 才将人从北平挖来的。

  黄先生早年曾赴日留学,回国时正巧大清还没亡,于是还赶了个末, 担任过参议院行走给京报撰过稿, 皇家出身不说, 同样也算得上是华国资历最老的记者之一了。

  就连姚薇薇,出国前都曾听说过他。

  “黄先生,你好。”

  姚薇薇礼貌地同黄记者打了个招呼。

  “姚小姐,你好。”

  声音斯斯文文的,却算得上和气,就算胖子小老板已经跟这位黄记者说明了今日要做的事,也没有对她产生反感的感觉。